在五维成长家庭训练营,每一个伙伴都有所觉察、成长和改变。第29期进行到第五天,虽然这几天连续遭遇了大雨,伙伴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吃了一些苦,但值得开心的是,他们都有了很大的收获。
毋庸置疑,在训练营里,父母们改变更多的是思维模式,对自己、对孩子、对家庭有了重新的认识,学会觉察内心,并开始有了系统思考和系统的规划。
而对于孩子们,除了在身体习惯和行为习惯上的养成,他们在训练营反复训练的是这两个终身受益的成长能力:
坚持
徒步36公里那天,伙伴们从营地出发来到苍山脚下已经走了约10公里,然后沿着山路刚攀爬到一半的时候,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。
“老师,还有多远啊?我的腿好痛啊,走不动了。”不少小伙伴两手支着拐杖,边爬边喘气。望着蜿蜒曲折、荆棘丛生的泥泞山路,就连大人都忍不住心里打鼓,想要退缩。
尤其是当自己跟不上大队伍时,想到前方的路还有20多公里,想到要走到天黑才到终点,这对孩子们的心态是极大的考验。
但是,这条路,一旦踏出就得靠自己走到终点,谁也帮不了你。
13岁的小文在上山的时候已经走得很辛苦,下山的路将近9公里都是石子路,每踩一步都像走在指压板上。在快下到山脚的时候,小文爸爸追上了他。那时候,小文就快要崩溃了,他边走边哭。
“你还能坚持吗?”爸爸很担心地问。小文不说话,低着头往前走。
父子俩相互陪伴着,一直走到洱海边,离营地还有三公里时,爸爸问他:“如果现在保障车来了,你还上车吗?”
“那我肯定不上,我都走这么久了,现在上车多不划算呀。”小文回答。
“那如果是刚下山的时候,有保障车,你想上吗?”爸爸又问。
“我很想上,但我不能上。”小文说:“我上山、下山都坚持过来了,下了山再上车也不划算呀。”
然后他又偷偷地告诉老爸:“其实下到山脚的补给站,我好累,我差点连西瓜都咬不动了。”
正是这种“英雄之旅 决不放弃”的精神,让孩子们坚持走完了全程,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经历了恐惧——退缩——僵持——崩溃——发现不得不走——勉强自己多走一步——坚持的过程,最终勇敢地迈出了一步又一步,超越了自己。
正如孩子们在分享时所说的:“以后遇到再难的事情也不怕了。”“害怕没有用,也不能依赖别人,你只有坚定地往前走!”“做任何一件事情,你松懈了,或者你告诉自己只休息一下下,就会很快被别人甩在身后。”
合作
合作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伙伴支持,也就是团队精神。
在训练营中,伙伴支持是贯穿于每一个课程项目活动中的,每一项挑战能顺利完成,都与伙伴的支持、合作有着莫大的关系。
在跳大绳的环节,伙伴们都意识到了,无论自己多么优秀,有些事情凭借一己之力是绝对无法完成的。
无论某个人的表现多么的优秀,只要有一个人“拖后腿”,任务就无法顺利进行。
在这个时候,抱怨“猪队友”也是没有用的,每个人只扫门前雪也是没有用的,只有把每个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,每颗心都凝聚在一起,竭尽全力,才有可能顺利完成。
让我们最为感动的是,不仅每一组之间的成员相互支持和鼓励,就连竞争关系的每个小组之间也相互帮忙。二组的小伙伴在成功通关后,主动跑到还没成功的其他组去“传授经验”。在这一刻,竞争变成了合作共赢,大家只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去努力。
“在这个过程中,我感觉到团队的智慧和力量真的是无穷大的。”17岁的阿豪说:“一开始我们一次次失败,伙伴们没有放弃,而是坐在一起商量对策。我把我之前打球赛的经验分享出来,他们接纳了,我感到很有成就感。”
合作的重要性在于社会的运作模式本身是分工明确的,每个人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,做好自己的本分,同时协助他人,才能使这个社会有效运作。
只有学会合作,懂得借助团队的力量,学会寻求伙伴支持(父母、朋友或其他资源),这样的孩子才能在社会上有更好的优势。
我们相信,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、有潜能的好孩子,他们的身上都潜藏着某些才能,那些潜能最终能否成为他们终身受用的才能,往往取决于它们有没有被成功激发,或者有没有接受系统的训练。
五维成长家庭训练营要做的,就是通过训练,激发潜能,让孩子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