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天进入营地,就被远方的壮阔绵延吸引,接下来的每次晨练,都四下顾盼,贪恋地想把群山叠峦收入眼底、心底,把草香吸入身体,想融入初升暖暖的太阳,感受阳光穿过手指的和煦和力量。
七天的课程,可没那么和煦哦。
不晨跑的日子,就是有徒步拉练了。
一开始,她好强地走在前面,慢慢由于脚踝疼落后了,三公里之后,由于一只脚承力多,两只脚踝都开始疼。以往每次她说脚疼,我心里升起的第一个念头都是要如何鼓励她坚持,这一次看着她皱着小脸儿,知道她是真的疼,可前路遥遥,只能听她说,又无法帮她。第一次,我放下要鼓励她的念头,揣着陪她到底的想法,不催不鼓励,只要她说休息,就陪她歇几分钟。
意外地发现,当我只是陪伴她时,每次歇一分钟左右,她就会主动说“走吧!”感觉这时任何的道理都是多余,陪伴就是最有力的支持。我不由得对我的小家伙刮目相看!
还好赶在雨大之前,我们在补给车拿到了雨衣。接下来的六个小时,是在雨里走完的。随着我们行进到不同的山口,风从不同方向吹来,湿漉漉的身上冷冰冰的。小家伙有一次冷得想捂我的手,发现我的手因为一直撑着伞,比她的还要冰,赶紧缩回手去,又心疼说“妈妈要不我们不打伞了吧?”
补给车偶尔会路过我们,因为担心她脚踝过劳损伤,每次我都忐忑地问她“宝儿,要上车吗?” 她头都不抬,“我是绝不放弃的。”
对了,爸爸去哪儿了呢?
当营地进入视野,发现远方的天空此时已铺开了晚霞,被淋得湿漉漉的心情也亮了起来。突然前方天际下出现了一条彩虹,看着它长高,触到上方的云层,几分钟后又逐渐慢慢消失。嗨,是想说“欢迎回家”么?
十二个半小时,32公里,平均每小时两公里多,在她脚踝痛、爸爸膝盖痛的情况下,坚持走下来了,妈妈由衷地心生敬意!而我的收获,就是学会了在孩子难的时候,放下道理,放下教导,用心陪伴,用行动相信她,就是她最需要的。
一个孩子在晚间分享时说,“感到妈妈特别爱我们,因为她本来走不动了,后来突然就走到前面去了。回到营地后,妈妈说是为了早点回到营地给我和爸爸准备干衣服和热水,怕我们感冒。”
当两天的关于爱与关系,付出与承担的主题结束时,一个来自上海的孩子分享了一句爸爸告诉他的话“有爱就有伤害,但爱一定比伤害大。”这句话给了孩子勇气和阳光的心态去面对关系,学会在冲突中看到家人的关心和爱!
第五天,18公里徒步,穿插了玩水和游戏活动,大家觉得比较轻松就完成了。大人孩子们也开始在行进中欣赏风景,更多的聊天交流。小家伙的脚踝,也奇迹般的不是那么疼了。爸爸的膝盖却是终于顶不顺了。